溫室大棚里,新鮮的農產品賣得俏;農家大院內,充滿“煙火氣”的田園生活聚人氣;烏海湖岸畔,水沙相映的自然風光讓人樂不思蜀……說起烏達區烏蘭淖爾鎮澤園新村,喜愛本地鄉村游的市民一定會豎起大拇指,對這里宜居宜游的新農村贊不絕口。
澤園新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矚目的發展成績,不得不提一個人,那就是澤園新村黨委書記——李軍。
李軍是澤園新村家喻戶曉的“名人”。24年前,李軍從農業技術學校畢業后返鄉創業,利用所學的農業專業知識,一頭扎進溫室大棚鉆研種植技術,先后引進甜瓜、番茄、黃瓜等品種進行種植,嘗試運用無土栽培、嫁接、節水灌溉等新技術降低種植成本,提高土地收益。他毫無保留地將種植技術傳授給種植戶,他也成為義務提供種植服務的技術員。
憑著辛勤勞動和愛鉆研的拼勁兒,李軍種出來的農產品味道好、品質高,很受市場青睞。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,他成立了市永發農民專業合作社,將村里從事保護地生產的32戶種植戶吸納到合作社中,著手打造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。
在李軍的示范引領下,澤園新村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種植結構和“單打獨斗”銷售方式,逐步打造出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。品牌打響后,農產品好賣了,種植戶的收入提高了,李軍成了大家擁戴的致富帶頭人。
李軍在2018年換屆時當選澤園新村黨委書記。上任后,他創新思路,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新模式,依托我市美澤集體經濟有限責任公司,動員50多名種植戶入股“抱團發展”。第一年,集體經濟公司通過流轉村內土地,種植糖玉米、打籽葫蘆等農產品,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,集體經濟挖到了“第一桶金”。
2019年,李軍在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,抓住“消費扶貧”政策機遇,主動對接“菜籃子”配送項目,搭建企業與農戶聯動平臺,進行農產品配送,推動農產品銷售。同年,與43家單位簽訂249.5萬余元協議,切實幫助農業企業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,同時也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。
統計數據顯示,經過4年的發展,澤園新村村集體經營收入從2018年前的“0”到如今累計收入106.84萬元,走出了一條以發展特色采摘農業為主的強村富民之路。
澤園新村產業發展紅紅火火,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也開展得如火如荼。
全面推進農區戶廁改造工程,完成391戶常住戶戶廁管道外網施工和室內馬桶安裝工程;按照戶分類、村收集、鎮轉運、區處理的管理原則,實現生產生活垃圾日清日運,道路街巷干凈整潔;開展亮化工程建設,為澤園新村第一村民小組的主巷道安裝路燈,方便村民夜間出行;修補坑洼不平的生產作業路……農區人居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八方來客到村里游玩、消費。
“鄉村振興是農區居民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圍繞鄉村振興,我們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,在推廣科學種植、壯大集體經濟、發展鄉村旅游方面下功夫,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,不斷推動產業振興、農業增效、居民增收,全力推動鄉村振興,幸福一方百姓?!崩钴娬f。